您的当前位置:眼睑缺损 > 临床体现 >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2临床影像学表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2临床影像学表
临床表现:
①发病类型:
1、进行性颅内压增高
2、突然发生的神经系统局灶性损害,酷似动脉性卒中,常无癫痫发作。
3、神经系统局灶性损害,有或无癫痫发作及颅内压增高,病情常在数日内进展。
4、神经系统局灶性损害,有或无癫痫发作及颅内压增高,病情常在数周或数月内进展。
5、突然出现的头痛,类似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此型较少见。
②临床表现和体征
单纯脑静脉血栓形成罕见,多数由静脉窦血栓扩展而来。
1.浅静脉血栓形成常突然起病,出现头痛、呕吐、视盘水肿、局限性癫痫发作、肢体瘫痪、皮质型感觉障碍等,即颅内压增高及局限型皮层损害的症状体征。
2.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也无特征性,主要表现为头痛、精神障碍、意识障碍,还可出现轻偏瘫、锥体束征及去皮质强直或去皮质状态,视盘水肿少见。
脑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依次:1、大的硬脑膜窦:上矢状窦、横窦、乙状窦、直窦。2、脑皮层静脉:引流颞叶血流的下吻合静脉。上吻合静脉是最大的皮层引流静脉,引流至上矢状窦。3、深部静脉:大脑内静脉、丘脑纹状体静脉。4、海绵窦。
(一)海绵窦血栓形成:
常由副鼻窦或鼻窦旁皮肤感染引起,“危险三角”。
(1)眼球突出,眼眶内软组织、眼睑眼结
膜水肿。
(2)眼球各部分活动受限。
(3)角膜反射消失。
(4)眼球有时疼痛,少数可出现视乳头水肿,
视神经很少受累。
(5)两侧海绵窦因环窦相连,一侧血栓常在
数日内扩大到对侧。
(二)上矢状窦血栓形成:
产褥期(常发生在产后1-3周)、婴幼儿、老年
(1)颅高压三联征
(2)意识障碍
(3)癫痫发作
(4)肢体运动障碍:扩大到皮层V时,且侧支循环代偿不好时出现偏瘫;旁中央小叶受损,出现双下肢瘫及尿失禁
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误、漏诊(62.5%)
(三)乙状窦血栓形成:
主要由乳突炎中耳炎并发,如血栓扩展到颈静脉,出现舌咽N、迷走N、副N变化。
(四)直窦血栓形成:
少见
引起大脑大V血流阻滞,出现意识不清,肢体强直、抽搐、多动。
脑内可能发生大量出血流入脑室,呈血性脑脊液,有时出现去大脑强直。
下图为不同位置的血栓,引起的临床症状:
影像学表现:
一)直接征象
1、CT
圆形、椭圆、三角形高密度影,1周后低密度改变
(1)空“△”症出现率35-75%
(2)条索症出现率20%
2、MRI
初期:正常、血管流空现象消失
T1等信号脱氧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分解
T2低信号正铁血红蛋白
继之:T1、T2均为高信号
随血管再生:出现正常流空信号
(二)间接症象:
1、颅内压↑:脑室变小
MRI:脑实质高信号水肿区
2、脑实质出血性缺血性改变
MRIⅣ期改变
Ⅰ期发病1-5天T1高信号T2低信号
Ⅱ期发病6-15天T1、T2均为高信号
Ⅲ期发病16天-3个月T1、T2信号减弱
流空信号逐渐增强
Ⅳ期发病4个月后有些人可见持续的管腔
内等密度信号,无正常流空信号,表明持续闭塞。
3、DSA
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可达75%~%,目前只有在CT、MRI检查后不能确诊的情况下使用。
直接征象是病变的静脉窦不显影、充盈缺损或显影不均(雪花征)。
间接征象是侧支循环扩张或迂曲,闭塞部位血液逆流,动静脉循环时间延长,动态-延迟。
治疗白癜风中药白癜风哪个医院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