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眼睑缺损 > 疾病影响 > 医美文献眼睑部眼轮匝肌皮下蒂皮瓣修复

医美文献眼睑部眼轮匝肌皮下蒂皮瓣修复



正文

摘要

目的:探讨用眼睑部眼轮匝肌皮下蒂皮瓣修复眼睑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与效果。

方法:设计眼睑部眼轮匝肌皮下蒂皮瓣,远端携带有部分皮肤软组织,转移修复眼睑病变组织切除术遗留创面,供区直接缝合。

结果:本组患者15例,术后皮瓣全部存活,随访3个月~1年,效果良好,术后无明显瘢痕及眼睑继发畸形,皮瓣色泽与周围皮肤一致,效果满意。

结论:应用眼睑部眼纶匝肌皮下蒂皮瓣修复眼睑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灵活方便,血供可靠,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法。

图1术前

图2皮瓣设计

图3皮瓣切取

图4皮瓣转移

图5术后即刻

图6术后7天,眼睑状态良好

关键词

皮下蒂皮瓣;眼睑部眼轮匝肌;眼睑皮肤软组织缺损

由于烧伤、外伤、肿物切除等造成的眼睑皮肤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上较常见,伤情复杂,治疗的方法和手段很多。因外观的需求较高,应用远位皮瓣或植皮均不能取得满意效果,特别是皮片挛缩和色差问题,影响术后眼睑形态及效果。局部推进皮瓣及远位皮瓣移动性受到限制,应用眼睑部眼轮匝肌皮下蒂皮瓣修复眼睑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效果理想。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5例,其中眼睑色素痣5例,睑黄瘤4例,眼睑烧伤后瘢痕增生4例,鳞状细胞乳头状瘤2例。男10例,女5例。年龄42~80岁,平均年龄61岁。左侧8例,右侧7例。皮瓣切取范围为0.4cm×0.4cm~1.5cm×0.5cm。术后皮瓣全部存活,供瓣区直接缝合,术后7日拆线,眼睑形态及皮瓣色泽良好。随访3个月~1年,手术效果满意。

2

手术方法

术前根据病变部位设计好皮瓣,皮瓣位于术后重睑线上。0.5%碘伏消毒后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先切除眼睑部位病变组织,例如色素痣、睑黄瘤等,如有瘢痕充分松解瘢痕粘连,去除瘢痕组织,尽可能使眼睑复位,切除后形成大小不等创面,沿皮瓣的设计线切开皮肤,由皮瓣远端在皮下层次向蒂部方向分离至近蒂部后转向眼轮匝肌下,保留蒂部宽约0.5cm,蒂部长度根据移植的需要而定。

通过皮下隧道转移至缺损创面,无张力缝合。供区按重睑缝合法缝合形成重睑。术后观察皮瓣血运,避免蒂部受压。

3

结果

本组随访15例,随访时间为3个月~1年,皮瓣全部存活,供区瘢痕不明显,眼裂无变形,皮瓣色泽与周围皮肤一致,效果满意。

4

典型病例

某男,80岁,因“发现右上眼睑肿物约半年”入院,病变组织大小约0.6cm×0.6cm,入院后在局麻下切除病变组织,应用眼睑部眼轮匝肌皮下蒂皮瓣转移修复遗留创面,右眼行重睑成形术,术后皮瓣血运良好。术后7日拆线,皮瓣色泽良好,眼睑形态未受影响,手术瘢痕不明显,效果满意。

5

讨论

1.应用解剖:眼轮匝肌位于皮下组织与睑板之间,为环行走形肌肉,分为眶部、眶隔前部、睑板前部三部分,在眶上、下、外侧部较宽,内侧部较窄,是与眼睑闭合有关肌肉,宽而薄,位置表浅,分布广泛,并以腱膜直接附着与皮肤。

眼轮匝肌血供:眼轮匝肌内侧血供来源于眼动脉分支、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鼻背动脉、面动脉、内眦动脉、眶下动脉分支,外侧血供由颞浅动脉分支:眶颧动脉、面横动脉、泪腺动脉的分支吻合而成。上述血管在眼睑浅部相互吻合形成动脉网,还在眼睑深部组织中形成三个动脉弓,分别为上睑睑缘动脉弓和周边动脉弓、下睑睑缘动脉弓[1]。

2.眼睑中小面积皮肤转组织缺损修复方法较多,传统的方法有局部皮瓣、推进皮瓣、滑行皮瓣、旋转皮瓣、远位皮瓣等。皮片移植有易收缩、颜色与周围有差异等缺点,局部皮瓣因转移距离或旋转角度受到限制。

眼轮匝肌是具有多元血供的环形肌肉,血运良好,成活机率大,转移的距离和旋转角度大,可转移修复眼部及邻近皮肤软组织缺损,例如眼轮匝肌肌皮瓣可修复睑黄瘤切除后缺损[2],应用携带眼轮匝肌的斧形皮瓣可修复眼睑分裂痣等[3],眼轮匝肌蒂岛状肌皮瓣修复邻近皮肤软组织缺损[4]。

眼轮匝肌皮瓣可用来修复瘢痕性眼睑外翻[5]、眶周瘢痕挛缩,术后外观和功能均得到改善,眼睑正常解剖结构恢复[6]。而眼睑部眼轮匝肌皮下蒂皮瓣可用于修复眼睑部小面积缺损,对于中老年人或皮肤松弛者效果较好,不会引起眼睑继发畸形。眼睑皮肤较大面积组织却损时,游离植皮或远位皮瓣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眼轮匝肌与颞区皮肤有充分血运联系,可采用眼轮匝肌为蒂的颞区皮瓣修复眼部、眶区、鼻部等部位[7]。

眨眼动作的发生需要眼轮匝肌的收缩来完成,在由睁眼状态向闭眼状态转换,需要眼轮匝肌的收缩来使眼睑进入闭合状态,闭眼状态不需要眼轮匝肌的持续收缩来维持[8]。

3.应用要点:

①由于眼睑部眼轮匝肌皮下蒂皮瓣不是轴型皮瓣,手术过程中必须保证肌蒂有足够宽度;

②为避免闭眼和眨眼功能受影响,应保留睑部和泪囊部的完整,眶部切取不宜过宽;

③皮瓣切取宽度不宜过宽,防止发生供瓣区畸形;

④在设计眼睑部眼轮匝肌皮瓣时应利用上睑的自然褶皱,这样术后供瓣区瘢痕可隐蔽在褶皱内,与重睑线重叠;

⑤如果修复上睑的皮肤缺损,眼睑部眼轮匝肌蒂以位于靠近上睑缘处最佳,因为靠近上睑缘处有眼睑动脉弓,其血运有充分保证。

4.皮瓣的优点:

①眼轮匝肌皮瓣的弹性、色泽、质地、和厚度与周围眼睑皮肤相似。

②皮瓣血运丰富,可转移角度大,皮瓣可旋转゜修复创面,皮瓣容易成活;

③手术简单方便,术后恢复时间短;

④对于中老年或皮肤松弛者,供瓣区可直接缝合,术后瘢痕不明显,患者易接受。皮瓣的缺点:由于供区面积有限,不适宜于眼睑部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参考文献

[1]朱瑞东,熊绍虎,王琛.眼轮匝肌蒂皮瓣修复眼睑及睑周组织缺损的解剖学基础[J].实用全科医学,,5(3):-.

[2]苏蕙.眼轮匝肌皮下蒂皮瓣修复眼睑黄色瘤切除后的眼睑前层缺损[J].中国医学工程,,20(3):-.

[3]孙强,马涛,戴利,等.应用携带眼轮匝肌的斧形皮瓣修复眼睑分裂痣[J].中国美容医学,,20(4):-.

[4]张杨,朱浩眼.眼轮匝肌蒂岛状肌皮瓣修复邻近皮肤软组织缺损[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19(4):-.

[5]刘玲,徐永成,刘丈阁,等.上睑眼轮匝肌肌皮瓣在修复瘢痕性下睑外翻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17(2):-.

[6]宋慧锋,柴家科,高全文,等.外伤性眼睑畸形的整复治疗[J].解放军医学杂志,,6(37):.

[7]梁晓琴,杨彪炳,牟少春,等.眼轮匝肌蒂颞区皮瓣修复眼睑缺损[J].中国美容医学,,17(8):.

[8]曹军,陆文武,李乐,等.眼轮匝肌在睁、闭眼运动中的功能作用分析[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9(2):.

·end·

来源

医美卢老师

创美国际美学

创美国际美学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目标
白癜风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mqkpm.com/jbyx/10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