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眼睑缺损 > 疾病影响 > 脖子响,关节响源头是气血供不上而
脖子响,关节响源头是气血供不上而
为什么脖子发硬,一转就嘎巴响?
大家都知道,小孩子的身体是柔软的,绝对不会出现脖子响的问题。但是我们一旦上了一点年纪,一活动身体,就会出现关节响的情况。也许你会觉得这是上岁数了、上年纪了的自然状况,但是,其实这是我们身体里的气血供应不上,导致筋骨疏散不开,身体开始慢慢变硬,关节在亏气血缺状态下“干磨”发出的声响。
你知道吗?很多人不但脖子响,关节也会响。在中医理论中,膝为筋之府,而肝是主筋的,肝又藏血,所以,只有在肝血严重不足的时候,才会导致膝关节响。而肝肾同源,肝血亏虚,自然也就是肾气亏的表现。所以,不妨转动一下自己的脖子和筋骨,看看是否自己也有肾气亏损和肝藏血不足的症状。
要调理这样的症状,需要从“补”和“养”两方面共同实现。那么,古中医建议大家记住这20个字:多多运动、远离空调、补气养血、杜绝可乐、打通经络。
其中,调理的根本在于“内补”,就是指补充气血。那么这个气血从哪里补?答案就是养脾肾阳,养护肝脏。除了在饮食结构上调理外,最好的补肾阳养肝血方法就是艾灸。
艾灸肝俞,柔肝养血助排毒
:在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俞是肝的背俞穴,是肝在背部的反应点。艾灸肝俞,能柔肝并补益肝血、舒经理气。肝脏功能正常,则能有效分解体内毒素并协助其他脏腑将毒素排泄出去。
艾灸章门,疏肝理气促进消化
:仰卧位或侧卧位,在腋中线上,合腋屈肘时,肘尖处即是该穴。
:“章门”意指肝经的强劲风气在此风停气息,是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是八会穴的脏会穴,统领五脏疾病。艾灸章门能够帮助肝疏通气机,维护肝的疏泄正常。
艾灸太冲,调和气血柔和肝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位于足背第一、第二跖骨之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处。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应手处,即是太冲穴。
:“太冲”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向上冲行,太冲是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艾灸太冲能泄肝经湿热,通过经络的作用,调和气血,柔肝养肝。
养肝就是闭眼睛
古法云:眼睛一闭,就养肝。因为“肝主藏血”,肝主目。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眼疾其实多与肝病有关,迎风流泪是肝的收敛功能不足,眼睛干涩则是肝的精血不足。
闭目降气法:将食指轻压在眼睑上,微揉眼珠,便会觉得舒服很多。也可直接闭目排除杂念。
为什么艾灸可以补肾
肾阳不足是肾虚的一个主要方面。肾阳又称为元阳,为全身之真阳,是五脏六腑阳气活动的动力,一身阳气之根本,如《黄帝内经》“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人体其他的阳气如心阳、脾阳、卫阳均以肾阳为根本。艾灸能补阳气,益其真阴,起到防病治病、抗衰老作用,使人之寿命延长。
艾草本身具有温经散寒之功,艾炷连续燃烧,使温热之气由肌表透达经络,又因经络和脏腑相互联系、络属之关系,致使通达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循环全身。所选穴位如三阴交、足三里皆为肝、脾、肾经合穴,气海、关元、神阙为任脉之腧穴,同时也是脏腑的募穴。特别是关元穴,是足三阴与任脉之会,又居下焦,真阴真阳关锁于此。
踮脚尖能补肾
踮脚尖是有氧运动,不仅能促使血液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还有保护心血管健康,锻炼小腿肌肉,增强踝关节稳定性等作用。
踮脚尖走路法:踮起脚尖,每次走30~步,稍稍休息一下,然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再重复几组。
hi,亲~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写的还不错,诚邀大家留言讨论!小编感谢您的传播分享!同时,如果您想艾灸或对艾灸方法有什么疑问等,可以在首屏下方留言,我们每天都有专人回复。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国艾堂传承“艾”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