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眼睑缺损 > 疾病病因 > 师说5放松与修复版块内容精选

师说5放松与修复版块内容精选



伴随「陈蕙老师完整瑜伽习练计划」第五版块——

“放松与修复”四堂课顺利展开,#师说#更新至第五期。

#师说#,是对陈蕙老师课堂讲解与课后答疑的文字截取、提炼与总结。

对参加过课程的同学,是一次很好的回顾;对未参加过课程的同学,也将是一场绝妙的启发。

“师说“的截取,重点不在教你如何做到一个体式。文章中对体式相关细节的截取分享,并非系统的教学,请大家留意。更多,希望以此为出发点,激发大家的思考。

在陈蕙老师的课堂中,体式往往只是一个切入点,体式剖析外,就此展开的对呼吸、意识、心灵层面的解析,都会涉及。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帮助。

01

关于瑜伽

从课堂讲解、课后答疑中总结出一些对“瑜伽”的认知

1、

人的存在并不是孤立的,和周围的一切、大自然永远是紧密相连的。去寻找支托,感知它们的帮助;并启动我们自带的疗愈能力,就是呼吸,去给身体更多的滋养。

2、当运用到很多辅助物时,它们一方面会给予我们很大帮助,但也容易在出体式时给到干扰。因为太多,会觉得在移动中受到一些牵制,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功课——一样东西,它既可以帮助我们,又会成为我们的障碍,如何去克服这些障碍?在从体式中出来时,要非常小心地观察移动的路线,去减少辅助物的干扰,以及要面对和辅助物对话的这个心。3、每个人身体状态不一样,辅助工具可以灵活运用,但都要将身体调整至舒适状态。4、也许有一部分人习惯性闭眼,去观察自己的习性。在某些习练的方式上,我们也会贴标签,认为开始练瑜伽,就应该先闭上眼。5、在这些体式中,你的那些“想更进一步”的意识,要非常小心这些念头。用呼吸去淡化这种强迫感。让呼吸引领身体到达。

02

关于体式

从课堂讲解中截取的相关体式做法,供参考。(截取片段,建议仍要全面而整体性地去看待体式)1、站立屈膝前屈,颈部和头部向下垂,就像是成熟的果实悬挂在那;而此时从坐骨流淌向背部,呼气时的呼吸感像瀑布一样向下,非常顺滑。2、站立抬臂到前平举,所有的力都是靠呼吸来推动,都是靠地面来承托,肌肉的主动性变得最小化。3、背靠墙的高位幻椅式,体会后背贴向墙,双腿坚实,双脚推地。通过腿部的坚实和背部的支托,让身体前侧变得更加明亮与清醒。4、婴儿式,后方流淌向下,前方柔和地落向地面。5、脚跟顶着砖,前额有支托的完全下犬,后方有坚实的提醒物帮助推动向前,增加双脚土元素的力量,根基由此更加坚实;而前额的支托物在让大脑平静,停留在那。所有的主动力不在平时的肌肉群中,而在呼吸中。6、双脚并拢推墙卧山式,最主动的是腿部,最柔和的是呼吸,最清醒的是大脑,最平静的是此时的意识与心。7、仰卧束角,全然放松地躺在这个完全展宽的体式中。打开呼吸,让呼吸也变得更宽。然后在这种宽中去寻找纵向的长度。吸,横向的展宽;呼,纵向的拉长。8、在坐姿中睁开眼。平时生活中,我们一直都是睁开眼向外看。向外看,并没有什么不好,可以获得更清醒、更向上、更光明、更向外的经验。9、简易坐,抬臂横向展开。体会视线与掌心一样,都是打开。不强迫,用清醒的意识让其展开。吸气,从耻骨开始,沿着腹股沟,向外延展。呼气时,后方骶髂区域下沉。10、手支托在两侧,找到身体在宽度上的空间感。手轻推向下,让人有提升感,传递至视线、眼神,让眼睛更明亮。11、简易坐,手抓带子(与肩宽)前屈、后伸坐骨重量左右均衡,将均衡感延续传递到手,让它们相应。每一次呼吸中,感受左右均衡,脊柱中正、心意稳定、视线稳定。12、仰卧山式(后背支托,大腿中段固定带)体会上身被支托、并有呼吸维持着的饱满度。双肩可以下沉。大臂自然呈现外旋状态。侧胸腔空间展开。手臂顺流而下。腿部,有力量向前推动,不是百分百积极进行,平静中保持觉知,持续工作。不要过分激性。

13、

感受气体的流动时,同时感受到生命的流动和鲜活。过程中,坐骨稳定,脊柱稳定,双臂双掌稳定。在稳定中感受呼吸的流动。14、轻推掌向内。掌根两侧受力均衡。指尖朝前:力量根源来自肩背,传递至手臂,再到掌根。呼气,心更稳定,脊柱更中正,大脑更平和。指尖朝下:肩更下沉。呼吸在深长、缓慢、稳定中进行。15、气息带动手臂向上。呼吸感一直存在,手掌感的呼吸不要丢失。16、体会所有的调整,意识的流动,都靠呼吸来推动,都跟随着呼吸的引领。17、雷电坐,体会每一次呼气时,上眼睑下沉;每一次呼气时,后脑的重量去往上背部;每一次呼气时,上背部重量去往坐骨,像流水般向下。18、顶峰式,被呼吸感带动、推动、流动向上。19、从婴儿、穿针、扭转,上方腿慢慢伸直,脚心皮肤去寻找手心皮肤。20、砖支托的仰卧桥式,双臂放于体侧,让掌心朝向头部的方向,不要过度做出肌肉的感觉。吸气时,找到手掌心的呼吸。跟随吸,慢慢张开,把张开的感觉带到下背部骶髂区域。呼气时,双脚皮肤完全落地。跟随呼气,从背部开始,流淌向坐骨区域。仿佛也是在对抗地心引力。双臂十指交扣,用呼吸的推动,离开砖。不要过度强调身体肌群,请更多用呼吸带动。21、今日的扭转,身体倒向一侧,经由呼吸去往。请用呼气把重量更多沉向背部,而非过多用到前侧肌肉控制。22、今日的放松修复中,动作方位没有过度要求,不用过度思考我究竟做得对不对。23、脚心皮肤伸展过程中,去和空气接触。24、双角式,颈部下沉,头垂挂向下,重量流淌向下;并同时反向流淌向坐骨区域,让坐骨更高。

03

关于呼吸

从课堂讲解中截取的关于呼吸的一些指导1、逐渐地去看向呼吸,仿佛真的是用视线去触及呼吸。当给呼吸足够长的时间,当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mqkpm.com/jbby/130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