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眼睑缺损 > 治疗医院 > 警示7大眼部异常信号,宝宝不爱看鸟竟是
警示7大眼部异常信号,宝宝不爱看鸟竟是
小邦朋友的儿子在最近检查出有散光,全家人都很惊讶,孩子才3岁怎么就有眼部疾病了?其实,眼睛异常并非是大人的特例,看看幼儿园里那么多“小眼镜片”就知道了。但是,由于孩子年龄小表达能力不够,所以父母要时刻保持警惕,观察潜在问题的危险信号↓↓↓↓↓
新生儿视觉发展规律有很多父母都会有这样错误的潜意识,就是觉得孩子小本来就看不到啥,也很难集中观察一点。其实,新生儿的眼睛是一步一步慢慢发育好的,有一定的发展规律。
新生儿刚出生时没有视觉,眼睛常闭合,有时一睁一闭,最初几天眼球运动没有目的,数天后开始注视灯光,强光刺激可引起闭眼睛。
1个月内:注视物体时间逐渐延长。
2个月:可以协调地注视物体,眼球可随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90°。
3个月:双眼视机能开始发育,初步形成了视觉条件反射。出现手眼协调,会用手去抓跌落的物体,并开始认识母亲和熟悉的物品。
4个月:建立了视觉与听觉的联系。
6个月:建立了集合反射、中央视力、双眼单视与立体视觉,能分辨熟人和陌生人。
出生后10个月时已把视觉与触觉结合起来。
1岁时可以注视3米远的物体,能区别物体形状,开始喜爱看图画,会模仿动作。
2~3岁双眼视觉发育最为旺盛。
6岁时视觉达到成人水平,而立体视功能到9岁才可达到正常。
孩子从外界获取的信息有80%是通过眼睛来实现的,眼睛发育正常与否,对宝宝的一生都会有影响。如果眼病不能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或许眼睛的遗憾会伴随终生。
日常生活中的小异常大孩子可能还会说:“我眼睛不舒服、痛”之类的话,但是小宝宝则很难开口表达。作为父母,我们需要从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入手。
宝宝对光照无反应,面部不转向明亮处。
对周围事物表情淡漠,家人不说话或玩具不发出声音时,宝宝不兴奋或不反应。
视力极低下的婴儿,常有用小手挤压眼睛的习惯,医学上称为指眼现象。
会走路的幼儿动作笨拙,经常跌跌撞撞,躲不开眼前的障碍物。
看上去眼神不对劲。如眼球不稳定,有节律地摇晃,震颤或无目的地转动。
仅用一眼注视目标,看电视时歪头眯眼,看小人书时距离过近。
看起来好像是对眼或斜视,又或者两只眼睛好像视线不一致。
不困的时候也常揉眼睛。
不爱做需要近看的活动,比如涂鸦。
不爱做需要远看的活动,比如看天上的鸟或飞机。
据眼科专家介绍,如果婴幼儿两只眼睛的视力都低下,一般比较容易发现。但如果只有一只眼睛视力低下,另一只眼睛正常,家长往往很难发现。因此,建议家长每隔一段时间(如半年一次)带孩子进行一次眼科专科检查。
保护孩子眼睛的7大要点:宝宝的眼睛视力发育尚未成熟,轻微的刺激都容易引起视力异常症状,所以保护宝宝的心灵之窗,要从小做起。而宝宝的视力障碍,大多是由于一些看似平常的生活习惯引起的,因此,家长应教育宝宝从“小”处着手,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1、注意眼睛卫生
从小就要教宝宝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眼睛的卫生,防止感染性疾病。宝宝要有专用脸盆和毛巾,每次洗脸时应先洗眼睛。宝宝毛巾洗后要放在太阳下晒干,不要随意用他人的毛巾或手帕来擦宝宝的眼睛。
还有,孩子的手也要经常保持清洁,当眼睛有分泌物时不要用手揉眼睛,以免细菌入侵眼睛造成感染,妈妈可以用消毒棉签为宝宝擦拭眼睛。
2、避免眼部外伤
人的眼睛十分脆弱,轻微的外伤都会对视力造成严重的影响,且是不可逆的影响。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细心谨慎,并教导宝宝有自我的眼睛保护意识,别让孩子留下终生遗憾。
尖锐的生活用品应放在宝宝接触不到的地方,家具最好不要棱角太多,如果棱角多,可使用桌角保护套,在各大超市或母婴店有售,以免家具的角伤着宝宝眼睛。
3、避免刺激性化学物质
宝宝是充满好奇心的,他力所能“摸”的东西他都想去摸一摸、碰一碰。若家中存放带有刺激性的药物或是其他一些生活中需要用到的酒精、硫酸等化学物质,一定要存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
这些有毒的化学物质都是隐形杀手,除了避免孩子误食,也要防止孩子拿来玩耍。一旦接触眼睛,就会引起化学灼伤,小则引起感染,大则导致更加严重的事故。
4、别让宝宝过早接触电子产品
别太相信电子产品广告里“护眼”“不伤眼”的噱头,过多地使用电子产品,对眼睛的伤害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对于眼睛视力还没有发育成熟的宝宝。
因此,家长要特别注意别让宝宝过早接触电子产品,稍大的孩子则应注意控制他们电脑、电视、手机的时间,一次看电视、电脑的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尤其注意眼睛与电视机屏幕的距离应该是屏幕对角线的5倍以上。
而且,家长应该尽量引导孩子多做一些户外运动,这样不仅可以减低他们对垫子产品的依赖,更能强身健体。
5、避免强光
宝宝看书、看电视要注意劳逸结合,鼓励孩子适当休息眼睛,同时教育宝宝在乘车、走路、睡觉时不要看书,在强光和弱光下减少使用眼睛。
长期光线照射,是导致白内障的原因之一,宝宝在阳光大时尽量少出门,一定要出去的话建议带一些遮挡物,可以给孩子带儿童遮阳帽等。
6、定期检查
宝宝的视力还需要定期做检查,医院医院的眼科一般都能做检查。
7、饮食影响视力
钙对于眼内压的调节,维持正常眼压、眼球壁硬度以及防止眼睛近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多吃含钙丰富的奶制品、豆制品。此外维生素A对视力发育有帮助,因此胡萝卜、南瓜也要多给宝宝吃。
而脂肪食品、甜食、熏烤太过的蛋白质类食物则有损宝宝的视力,所以还是少吃为妙。
孩子眼部疾病表现及护理眼睛看不见
表现:出生后,强光刺激无反应。1个月大时,眼睛不能追随物体的移动。
早产儿出生时视网膜血管未发育完全,出生后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如吸氧时是过长,浓度过高等)容易发生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出血,视网膜脱离,最终丧失视力。孕期越短,出生体重越低,其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越高。
妈妈这样做1.尽早发现宝宝的眼疾。
新生儿眼睛一出生就有感光功能;2个月时,可以协调地注视物体,眼球可随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90°;3个月时出现手眼协调,会用手去抓跌落的物体,并开始认识母亲和熟悉的物品。
6个月时能分辨熟人和陌生人;1岁时可以注视3米远的物体,能区别物体形状,开始喜爱看图画。父母要随时注意孩子生长发育期间的视力变化,如在相应的阶段里达不到上述视力标准时就应引起警惕,尽早求医。
2.按时检查。
胎龄不足38周或者体重低于克,并且出生后发生窒息、接受过吸氧或输血治疗的新生儿,必须常规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检查。胎龄大于32周或出生重在~克者,应在出生后第四个星期检查。
胎龄大于28周或体重在~克者,应在出生后第二个星期进行初次检查,以后每星期检查一次。胎龄小于28周或体重小于克,应在出生后第一个星期进行初步检查,以后每星期检查两次。
上述检查要持续到视网膜发育成熟,检查中一旦发现有病变,应及时进行治疗,阻止病变进一步发展,避免悲剧的发生。
眼睛泪汪汪(泪囊炎)
表现:宝宝看上去眼泪汪汪,眼睛分泌物多,擦后一会儿还有。总也擦不净。
新生儿泪囊炎多数是由于宝宝刚出生的一段时间内鼻泪管的下端还没有完全发育好,而被一层先天性残膜封闭,或是被上皮细胞残屑阻塞引起泪道阻塞,使泪液不能导流入鼻腔而致溢泪,还有很少一部分是由于鼻泪管骨性管腔狭窄或鼻部畸形引起的。
因泪液和泪囊内分泌物无法排出,细菌得以在泪道中贮积和繁殖,形成泪囊炎。它的发病率约占新生儿的5%~6%,是新生儿常见的眼病之一。
妈妈这样做1.带宝宝看眼科医生,明确病因及治疗方法。
2.按摩
大多数婴儿在6个月内泪道仍处于不断发育的阶段,所以首先应采取保守治疗法。早期行泪囊区加压按摩,对新生儿泪囊炎具有积极的作用。
按摩前,妈妈洗净双手,剪指甲。新生儿仰卧位,由另一人固定头部和四肢,妈妈由鼻根部泪囊区顺鼻翼向下推挤。注意用力均匀,既要有一定力度,又不要力量太大损伤皮肤。
促进泪液往鼻泪管方向流动,每天做2~3次,病情较重者可增加至4~6次,每次1分钟,治疗一段时间后,薄膜就会自行破裂,泪道也就通畅了。按摩结束后,可以按医嘱滴用抗生素眼药水。
3.冲洗泪道
如果经过一段时间后,症状仍未缓解,医院加压冲洗泪道,将薄膜冲破。如果以上两种方法治疗均无效,则可采用泪道探通术,用探针将薄膜刺破,使泪道通畅。如果探通无效或者无法探通,一般需要选择手术治疗。
眼睛又红又痒(结膜炎)
表现:如果宝宝一只眼睛或双眼的眼白和下眼皮内侧发红,他很可能得了结膜炎,也叫“红眼病”。
当感染、过敏原或其他刺激物导致覆盖眼白和眼皮内侧的透明膜(也就是结膜)发炎时,宝宝就患了结膜炎。当宝宝的免疫系统努力抵抗感染时,他的眼睛就可能会流泪或有较多的分泌物。
妈妈这样做及时治疗结膜炎非常重要,如果你发现了以上症状,医院就诊。
麦粒肿(针眼)
表现:麦粒肿又叫“针眼”,是眼睑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炎症。在开始的时候,局部会有红肿、病痛,随后眼睑会隆起一个比米粒小的疱,触压时会感到疼痛。红肿后经过一段时间会化脓,数天后会穿破出脓。
妈妈这样做在麦粒肿刚起来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可以用干净的热毛巾湿敷,每次15分钟,每天3次。
2、可用一根线扎在孩子患眼对侧的中手指指根处,即:当孩子右眼患病后,扎左手的食指根部,左眼患病扎右手。注意,线不能太紧,以防影响孩子手指的血液循环。
3、在患处涂眼药膏或滴眼药水。
4、当脓肿成熟时,小脓肿的自行破溃后,用消毒纱布拭去脓液;医院切开排脓。脓出后再涂上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
患了麦粒肿后要及时治疗,因为早期症状轻微,通过局部治疗往往就能控制其发展,炎症可很快消退而治愈。治疗时一般白天滴消炎眼药水,如利福平、托白士、泰力必妥等,每3~4小时1次。
斜视(斗鸡眼)
表现:看东西时,眼球移向内侧或外侧。走路爱摔跤。
斜视也是人们俗称的“斗鸡眼”,初生婴儿也会有斗鸡眼,这是因为二眼间的距离比较宽,因此靠近鼻子的眼白部分,要较靠近另一侧耳朵的眼白部分小得多,所以使宝宝眼睛看似移靠内侧。
而同时因宝宝手臂太短,当他们注视手中东西时,无法将东西拿远,因此只有使眼球对视来集中焦点,形成好像斗鸡眼及轻微斜视的样子。但这都会随宝宝的成长而消失,一般6个月后就很少见了,父母不用太紧张。
大部分患有斜视的宝宝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他们只能用一只眼睛注视物体,没有融像能力和立体视觉,不能准确分辨物体的前后距离。
目前认为的屈光不正最好的治疗时间是5~7岁以前,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后,一般只能改善外观,而不能恢复双眼的视觉和协调能力。
妈妈这样做1.注意宝宝的用眼卫生
从婴儿期就要多注意宝宝的用眼习惯,很多家长习惯于在儿童床前或者是儿童推车的上方悬挂彩色的物品,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需要注意的是要经常更换悬挂点,调整悬挂的距离、方位,不要让宝宝长时间注视一个地方。
2.让宝宝远离电视
每天不能让宝宝看电视时间太久,尽量为宝宝安排更多的娱乐活动,比如画画,听故事,外出活动,最重要的是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要把电视作为唯一的娱乐工具,所要看的节目结束后,立刻关掉电视,不要坐在沙发上漫无目的地按着遥控器。
3.督促宝宝佩戴眼镜
发现宝宝有斜视,应及时带宝宝进行治疗,督促宝宝坚持佩戴矫正眼镜。只有当眼睛功能完全恢复之后方可摘下眼镜。
一只眼睛视力差
表现:如果盖上一只眼睛,可能出现烦躁不安。二三岁的宝宝,眯眼或歪头看东西。
当被告知宝宝眼睛散光后,爸爸妈妈要做的第一件事医院为宝宝做散瞳验光,确定散光度数。散瞳验光是应用药物使眼睛的睫状肌完全麻痹,失去调节作用的情况下进行验光。
这主要是小朋友眼睛的调节力较强,验光时如果不散大瞳孔,睫状肌的调节作用可使晶状体变凸,屈光力增强,不能把调节性近视即假性近视成分除去,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一般情况下,3-5岁的宝宝,如果视力检查结果达到0.5以上,且散瞳验光的散光度数低于75度,则不必刻意采取措施。但是如果散瞳验光的散光度数大于度,很容易引起宝宝用眼疲劳,造成弱视,则一定要戴小眼镜进行矫正。
弱视的治疗原则对患有弱视的眼睛加强使用,人为促进它的功能发育。目前治疗弱视的有效率达到90%以上,治愈率也达到70%,最佳治疗期为3—4岁,超过5岁之后,治疗效果明显减弱。
妈妈这样做1.坚持佩带眼镜
当宝宝被确认为是弱视,那么家长应该督促宝宝坚持佩带眼镜,从起床开始到上床闭眼睡觉之前,在所有的用眼时间内都要让宝宝带上眼镜。
2.坚持做例行检查
每半年到一年就要做一次扩瞳验光,然后根据验光结果重新配戴合适的眼镜。
3.坚持做弱视训练
每天帮助宝宝进行二十分钟到半小时的弱视训练,将正常的眼睛遮住,完成穿针引线等精细工作,如果两只眼睛都有弱视,那么就轮流做。
4.坚持遮盖疗法
用黑布眼罩严密遮盖视力比较好的眼,强迫弱视眼看东西,使其受到刺激锻炼,使视力提高。
假性近视
出生时的近视一部分是遗传性的近视。遗传性近视只能在医生检查时才能够被确诊。检查时需要宝宝的密切配合,也就是说宝宝需要能够指出视力表上“E”的方向,宝宝具备这种能力后,大约2~3医院进行屈光检查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宝宝由于喜欢看电视和电脑,低年龄的假性近视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假性近视就是宝宝表现为“近视”,但实际上经过睫状肌的麻痹散瞳验光后证实,屈光状况是远视,所以称为“假性”。
妈妈这样做1.帮助宝宝学会辨识“视力表”
宝宝学会看视力表,可以协助医生进行验光。3岁以上的宝宝,妈妈可以用字母“E”教宝宝,把“E”的开口放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让宝宝用小手指出来,今后看视力挂图就容易了。
2.注意宝宝的用眼卫生
宝宝的自控能力差,家长要严格限制宝宝看电视的时间,每半个小时要督促宝宝远望几分钟。
3.尽早教宝宝学会做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做起来并不复杂,只要有可能就可以教宝宝做,宝宝学会后,要引导宝宝在用眼后经常做,看过电视或看过书后每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就可以让宝宝和你一起做,为了引起宝宝的兴趣,可以轻轻哼着节奏。
相关阅读:
怕女儿弱视被嘲笑,夫妻档开了堂超有趣的“视力绘本课”
爱吃糖是天性!但吃多了会影响视力和智力
DHA促进智力和视力发育,给孩子补,选哪种好?
(内容由小邦整合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欢迎各位辣妈达人将自己的育儿妙招,海淘经验分享给大家!
投稿邮箱:peijun.li
fumubang.北京一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