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眼睑缺损 > 治疗医院 > 眼睑长包块,是肿么了

眼睑长包块,是肿么了



近几天门诊连续看到了几个长霰(xian)粒肿的患者,有部分人双眼长满了包块,

查阅了些文献,总结如下:

发病原因

学龄前的霰粒肿患儿多是睡眠欠佳、抵抗力较差的幼儿;

学龄期的霰粒肿患儿多是看书、写作业及打电脑游戏持续时间较长的儿童;

而18~45岁年龄霰粒肿患者主要是睑板腺分泌比较旺盛的成年人,多为用眼过度;

45岁以上霰粒肿患者多数是劳累、失眠,偶有使用电脑过多者。

发病机制

由于用眼时间过长、眼睛疲劳,使得眨眼次数减少,泪液滋润眼球及眼睑次数明显减少,致使外眼暴露在含有致病微生物的环境中,导致眼球胀痛、眼睑疲劳、眼睑血运不畅,致睑板腺导管排泄不畅,而霰粒肿最根本的病因是睑板腺排泄管阻塞,使腺体内分泌物潴留,刺激管壁形成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

症状与体征

一般并无明显症状,无疼痛;有时仅有沉重感,可因有肿块压迫引起暂时性散光,或肿块压迫眼球而引起异物感。

眼睑皮下可触及一至数个大小不等的圆形肿块,小至米粒、绿豆,大至黄豆、樱桃,表面光滑,不与皮肤粘连,边缘清楚,无触痛。翻转眼睑在肿块在结膜面,可见紫红色或灰红色局限隆。

治疗方式

局部热敷按摩

注药(曲安奈德注射液或者泼尼松龙注射液)

霰粒肿切除术

注:以手术治疗为主,小霰粒肿者,可以先予热敷,不配合手术或者无法接受手术者可以注药治疗,

手术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若遇不合作患儿用大单将肩部以下全部包裹住,由助手扶住头部)。行结膜囊表面麻醉后,用碘伏棉签消毒术野,皮下和结膜下浸润麻醉。用睑板腺囊肿夹夹住眼睑患霰粒肿的部位,翻转眼睑暴露囊肿结膜面,用手术刀在睑结膜面作与睑缘垂直的切口,刮匙彻底刮除囊肿内容物,左手用镊子夹住囊壁稍向上提起,右手持弯剪沿镊端提起的囊壁一剪刺破,再沿囊壁向四周分离,将整个囊壁彻底分离并完整摘除。动作要轻柔,在分离时勿损伤及睑板和睑结膜,术后创口不用缝合。

手术时机的选择

(1)初期:睑板腺囊肿直径小于3mm,仔细触摸才能发现者,此时不宜手术,由于术中局部麻醉,眼睑肿胀,小的囊肿寻找困难,易引起手术失败。对于此类患者可选择囊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如果睑板腺囊肿直径大于3mm,一旦发现及时手术,此时为最佳手术时机。因囊壁薄,无肉芽组织增生,刮匙稍用力刮除即可破坏囊壁,手术时间短,不易复发。

(2)肉芽形成期:囊肿未破溃,刮除内容物的同时分离和剥离肉芽组织和囊壁,直到清楚暴露睑板,将其完整摘除,否则术后将出现硬结或复发等并发症。如囊肿贴近皮肤,且皮肤已变薄或有波动感或甚至已破溃,则用尖刀在破溃处作与睑缘平行的切口(尽量靠近睫毛根部以减轻瘢痕)。用刮匙将周围的肉芽组织连同囊内胶冻样物质彻底清除,不需缝合,伤口能自行愈合。

(3)急性感染期:应用抗生素药物控制炎症,不宜立即手术切除。待炎症局限后再行手术治疗。(4)晚期:皮肤暗红、菲薄,皮肤易破溃,皮肤切口需缝合,术后易形成瘢痕或发生感染。

手术时机的重要性

睑板腺囊肿手术虽然是眼科门诊最简单的手术之一,但是手术时机选择不合适,会增加患者痛苦,并易造成手术失败或并发症的发生。手术过早,囊肿太小,局部麻醉后眼睑、肿胀,寻找困难,切开后不能发现真正的囊肿。手术过晚,囊肿易合并感染,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响工作和学习;又由于反复的炎性刺激,肉芽组织不断增生,囊壁增厚,增加了手术难度,延长了手术时间,且易出现囊壁摘除不完整而有残留,易复发,需再次手术。如果皮肤破溃、切口感染较易形成眼睑皮肤瘢痕,睑缘部位破溃瘢痕挛缩则出现倒睫现象

注药方法

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醋酸曲安奈德:皮肤局部消毒,铺洞巾。使用lml注射器抽取醋酸曲安奈德溶解液0.5ml(溶解液为曲安奈德(40mg/m1)0.3~0.5ml+2%利多卡因0.2ml),于局部病变区皮下注射,后用无菌纱布按压注射部位5分钟。涂眼膏包扎

手术并发症

1、小睑板腺囊肿术中寻找困难切除不干净:由于术中麻醉,眼睑肿胀,小的睑板腺囊肿寻找起来变得非常困难。术后复诊时眼睑肿胀消退,小的霰粒肿依然存在。

应对措施:所以对于微小的睑板腺囊肿,在麻醉前要根据睑缘、睫毛来确定睑板腺囊肿的位置;麻醉后必须用手仔细触摸、按捏,反复确定睑板腺囊肿的位置,确定清楚后再上睑板腺囊肿夹及做切口,就不会遗漏;再者可以术前在囊肿位置涂亚甲蓝;或者再小的囊肿可放弃手术,通过热敷或者于囊肿旁注射皮质类固醇,促进囊肿消失。

2、术后皮下遗留硬结:为术中较厚的囊皮未完整摘除,囊皮残留过多所致

应对措施:术中刮除内容物和摘除囊壁后,应将手指放在睑皮肤与睑结膜间按摩触诊,检查有无硬结存在,以免遗漏肥厚的囊壁,如有硬结应手术切除干净。如为睑腺囊肿的内容物清除不彻底或囊壁摘除不完整而有残留,常易复发,需再次手术摘除。

3、多发性睑板腺囊肿的处理:术前反复看清睑板腺囊肿的数目和范围,选择合适的睑板腺夹。有些多发睑板腺囊肿,睑板腺囊肿夹无法将肿块全部夹住。

应对措施:可松开睑板腺夹用手指反复按捏睑板,看是否还有包块残留,如有则继续检查、刮除,直至睑板平整为止。对于多发性睑板腺囊肿,一次手术治疗有困难时,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清楚,分次进行手术治疗。

4、出血:睑板腺囊肿手术一般不需缝合,因此手术切口必须压迫止血,观察15min左右。

应对措施:注意术前进行血常规检查,以排除血液病等;对于服用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患者,至少停药1周后方可手术;女性患者要避开月经期;手术中切口不宜过深,用剪刀分离和剪除囊壁时要仔细小心,以免损伤睑缘动脉弓而导致严重出血。若出血较大不能压迫止血时,可行伤口两端缝合。

5、皮肤穿破:睑结膜切口在分离囊肿底部时,由于较深,常将睑皮肤剪破。

应对措施:术前充分评估霰粒肿的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一旦皮肤穿破应缝合修补,但也不免形成局部瘢痕。

6、切口感染:术后几天内,切口处红痛、肿胀,结膜囊出现大量脓性分泌物。

应对措施:手术中注意无菌操作;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出现感染迹象时,及时改用或加用对症抗生素,必要时全身用口服或静脉给药。

7、睑缘变形:对于近睑缘的睑板腺囊肿当在睑结膜面作垂直睑缘切口时,常损伤睑缘后唇和前唇,造成睑缘切迹或损伤睫毛根部形成倒睫。

应对措施:对于睑缘睑板腺囊肿,如果它的位置在睑板下沟附近或在睑板腺开口处,应作睑缘间灰线切口,然后刮除深层的内容物。

8、囊肿靠近泪小管:囊肿靠近泪小管的情况不为少见。

应对措施:用泪道探针插入上下泪小管作标志,然后再作切口,以避免误伤泪小管。

鉴别诊断

1、睑板腺癌

睑板腺癌发病年龄13-87岁,平均55岁,女性稍多于男性。好发于上睑,病程短的6个月,长可达12年。早期大多数睑板腺癌为较小,质地较硬的结节,与皮肤无粘连,类似于霰粒肿,经常复发。有些患者最初表现为顽固性的单侧结膜炎、睑缘炎、睑腺炎和睑结膜炎,对任何抗生素治疗都无反应,称为伪装综合征。这是由于睑板腺癌细胞侵犯上面的上皮,形成单一或是多个小的癌细胞巢,叫变形性骨炎样的侵犯;或癌细胞代替整个全层上皮,称上皮内癌。上皮内的癌细胞不但可以侵犯眼睑,而且可以侵犯结膜和角膜上皮。在结膜炎、角膜炎、睑缘溃疡和痂壳形成数月或是多年后,睑板腺癌的临床症状体征才明显地暴露出来。早期睑板腺癌多局限在睑板腺内,与皮肤无粘连、睑结膜无侵润、睑缘无溃疡者,可以只做肿瘤和局部眼睑切除,一般手术切除线应超过肿瘤边缘5-10mm。

2、麦粒肿

麦粒肿又称针眼、睑腺炎,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麦粒肿分为内麦粒肿和外麦粒肿两型:

a.外麦粒肿

为Zeis腺(蔡氏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初起睑缘部呈局限性充血肿胀,2~3日后形成硬结,胀疼和压痛明显,以后硬结逐渐软化,在睫毛根部形成黄色脓疱,穿破排脓迅速。重症病例可有畏寒、发烧等全身症状。

b.内麦粒肿

为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其临床症状不如外麦粒肿来得猛烈,因为处于发炎状态的睑板腺被牢固的睑板组织所包围,在充血的睑结膜表面常隐约露出黄色脓块,可能自行穿破排脓于结膜囊内,睑板腺开口处可有轻度隆起,充血,亦可沿睑腺管通排出脓液,少数亦有从皮肤而穿破排脓,如果睑板未能穿破,同时致病的毒性又强烈,则炎症扩大,侵犯整个睑板组织,形成眼睑脓肿。

1陈礼云,张琳,李惠英.霰粒肿的诱因分析与干预效果,医学理论与实践,23(06)-崔东;宋丽芳,霰粒肿手术并发症及应对措施分析,实用医技杂志,17(12):-尹玉,周朋义,睑板腺囊肿手术时机的选择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34(03):-田虹;徐瑶等,剪法剔除霰粒肿囊壁的临床研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34(09):

5倪连红,李丽兰,蔡舒眉,两种不同方法治疗霰粒肿的体会,中国美容医学,21(12):

6郭淑玲,乔志燕,睑板腺癌误诊霰粒肿1例,承德医学院学报,,28(2):









































白殿风症状
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qkpm.com/zlyy/2060.html